村网通总站 阿耶社区 ayeicwt.nync.com 欢迎您!
一个女孩,用5年时间坚持不懈做有机,滚动投资达到2-3千万,最后无奈放弃,交给亲人处理转让,可谓一场血泪经历。
她这背后经历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借鉴?让更多的同行少走弯路,也正是她把自己的故事分享出来的意义。
激情燃烧的岁月
闫总是一位非常乐观的东北女孩,身材高挑,快人快语。在日本读了8年的国际贸易,回国后顺理成章进了重庆的一家知名中日合资企业,喜欢直来直去的她不喜欢大型企业国企一样的氛围,闫总选择了辞职。
30出头的她觉得自己应该蹦跶蹦跶,做什么呢?自家公公是西南大学教授,在农业方面有技术资源;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也非常突出,有机食材空间想象巨大。闫总决定当农民,搞有机果蔬种植。
“当时就想啊,山清水秀的地方种点田,吃的都是有机果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那叫一个美!”
说干就干,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做股东,筹了100万。2012年闫总在重庆租下了1000亩土地,按最初的设想:土地租金300元/亩算,1000亩一年租金就30万,而一年的有机农产品销售按照市价1000亩土地至少就得出产上千万元。当时想的是第二年就能有收获,于是闫总开始了有机农业的创业之路。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闫总通过公公找到了西南大学从事农业研究的老教授们,组建了一支16人智囊团,专家们建议:要做有机农业,首先要进行土壤改良,这样才有长远收益。
那就从改良土壤开始,1000亩土地足足花了4个月才把土壤换了一遍,没想到这4个月就把100万花没了。这一下子远超大家的想象,钱花得太快了。几个股东一算账就傻眼了,这个时候股东们开始打退堂鼓了,想要退出。
怎么办呢?
焦急万分的闫总无意中发现国家支持农业项目和科技创新的政策很多,关键是要自己去申报,于是闫总开始准备材料,申报各种补助资金,但是周期长资金也不是一下子到位的。
没办法,只能靠家里人支持了,她卖出一套房子筹集了百万元,弟弟、弟媳也卖了一套房子支持她,而公公、婆婆更是全力支持,不但拿出了一百多万的积蓄,还先后卖出了4套房子。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坚韧前行
婆婆年轻的时候也是做生意的,看到儿媳一个人支撑也挺担心,于是跑过去和闫总一起干。在顾当地人种地这块闫总也吃了不少苦头,毕竟之前没有和农民真正深入打交道过。如果按天计酬,那么一天能干完的事,大叔大妈们保准会拖到三天才收工;如果按任务计酬,那三天才能干完的活,叔叔婶婶们毛手毛脚一天交差。
闫总又不懂方言,那时候她总是说自己就是鸡同鸭讲,农场的效率很低。还好婆婆精明,能说会道,和农民打交道有一套,帮闫总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于是闫总把主要经历放到了经营和销售。
经过3年磕磕碰碰的发展,农场开始总体向好的地方发展。
14年开始,闫总调整了种植的品种,放弃了水土不服的蓝莓等,种上了花生和中药材。15年,葡萄、紫薯等品种进入收获期。
在产品思路方面,闫总希望借蜂产品、中草药、农产品深加工、食品深加工等四大项,相辅相成,配合好的话,前景应该不错。
在营销方面更多是靠朋友,因为性格豪爽、直接,挺受重庆人喜欢的。闫总主要做直销和团购,就靠人传人、靠圈层,一年做到了500万左右的销售额。
虽然初期销量还不错,但是一算账利润并不可观。
原因一:因为农村是生态种植,种植的种类比较多,有葡萄、紫薯、黑花生、五彩花生等。采用自然免耕法,不用农药和化肥,只用秸秆干铺在地里做肥料。这需要花费很大人力来进行人工割草。
原因二:偶尔来个坏天气,前期的付出就会打了水漂,不仅没有收成还要付出几万的人工费。
随着农场的成熟,投入越来越大,但是营收却没有多少改善。为此闫总前后滚动投资了2-3千万,最后发现实在扛不住了,对农业慢慢也变成失望乃至绝望。
总结和反思
在闫总血与泪的教训里,有五点非常值得我们农友们学习。
一:决定要做前一定要花最大力气。她对于有机的信心来源于日本,也来源于自己的一种感觉,对于项目的未来特别有信心,但是并没有深入了解有机市场的难点。导致了盲目乐观。
二:切忌不要盲目追求大。闫总的100万的初始资金,租赁了1000亩土,预算与实际偏差“巨大”,导致后续卖了6套房子补窟窿。如果只租赁100亩,凭借着自己的资源,生产的难度和销售的难度会大大降低,坚持到现在或许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三:选项目要少儿精。闫总在做有机生产时种植了很多产品,水果、蔬菜等近十个产品。但是缺乏核心主打产品,没有侧重点生产管理和营销的难度就大大增加。
四:营销没有前置。经常被农友问怎么解决滞销问题。产生滞销的时候才来解决,批发商肯定会狠狠压价。在生产前就需要预估产量,根据最大产量来启动销售,普通产品做好渠道商、批发商的对接。精选产品做好品牌故事营造。
五:先学会“造血”,再来找政府。在农业项目上都会有依靠心里,遇到困难时往往还会怪政府不帮忙。遇到困难找政府,政府往往有困难。闫总在申请项目申报时,要与基层政府打好交道,每年在接待费用上就花费不少。而且基层政府相关招商引资负责人又换得比较频繁,刚刚与某个负责人搞好关系,没想到就换人了。前期的付出也打水漂了。耗费了大量时间和成本最终还是个赔本买卖。
农场自身的造血能力远比政府补助来得重要,故事传播开,有口皆碑,政府就愿意来“锦上添花”。